买助听器你吃过哪些亏?一次性避雷了!
时间:2021-09-30 点击: 次 来源:乾耳听力 作者:乾耳听力
根据WHO今年发布的《世界听力报告》数据,到2050年,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会患有听力损失。
一方面,听力问题不容小觑,另一方面,国内助听器行业尚不规范,助听器验配师没有统一的工作标准,助听器本身也没有相对稳定的价格,因此常常给大家选购助听器造成一些困难。
本文整理了助听器用户在购买助听器时普遍会吃到的亏,帮大家提前闭坑。
01|网购一个助听器孝敬老人?
何先生发现近年来和奶奶聊天越来越费劲了,想带奶奶去验配助听器,结果马上就遭到了拒绝,奶奶觉得自己不工作,耳朵背点也没什么太大影响,等哪天听不见了再配助听器也不晚。
于是何先生为奶奶网购了一款助听器,想趁过节的时候带回家看看效果如何。何奶奶戴上以后觉得脚步声、风扇声都变大了,但是听家人讲话仍然听不清楚。
类似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。很多老年性听力损失都是子女先发现的,老人本身对佩戴助听器的意愿不强,反而是子女干着急,既然没法亲自带老人去验配,就想到了网购“曲线救国”。
而传统网购助听器,大多价格便宜,声音处理技术简单,无法针对个人的听力情况进行调试,用户佩戴后体验到的往往是声音变大了,却依旧听不清楚,继而形成对助听器的偏见,再也不想尝试。
所以,买助听器避雷第一招,一定要去专业的验配中心,进行试听体验,效果满意后再进行购买。
02|价格便宜就是好的?
买东西,大家都习惯了货比三家。然而国内助听器行业价格相对混乱,你以为的“便宜”,未必是真的便宜。
和购买其他产品不同的是,助听器需要定期的保养和调试,从购入到使用,离不开专业、靠谱的服务。很多用户自以为买了低价助听器,等到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,却发现购买助听器的中心已经不在了,或者多次调试始终效果不满意等,消费体验往往大打折扣。
因此,购买助听器既要考虑价格,也要关注专业服务,警惕价格无底线、不透明的验配店。
此外,助听器品牌和型号众多,很多用户只是区分了不同的品牌,但是对于型号却没有什么了解,外观看起来没什么差别的助听器,很有可能内部芯片差了几代。
比价时一定要留心助听器机身上面的产品型号,避免买到同品牌老旧的助听器产品,后续可能出现维修无配件的情况。
03|助听器越小的越好?
从佩戴方式来说,助听器分为挂在耳朵后面的耳背机,和塞进耳道里的定制机。相较耳背机,定制机通常更加小巧。定制的隐形深耳道助听器,即使侧面也完全看不到,因此不少听损者会为了追求隐形效果而选择定制机。
但是,体型越小的助听器功率越小,实际并不适合重度听损的用户。一味追求隐形,可能会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。
对于助听器样式的选择,还是尽量根据听力损失和聆听效果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。同一个系列的定制款和耳背机价格通常相差无几,只是外观不同而已,并不是越小越好。
04|助听器通道越多越好?
通常情况下,助听器通道越多,售价就越贵。一方面,通道越多,意味着对声音的拆分和处理就越独立和精细。另一方面,对于使用者来说,听力损失曲线越复杂,就越需要通道多的助听器。
青岛助听器连锁验配中心乾耳听力: 12-15通道数的助听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听力需要,这里所说的是可调式通道,通道数不应该成为选择助听器的参考。购买助听器重点还是考虑生活和工作需求,日常生活的场景越复杂,就越需要具备更好降噪和场景处理功能的助听器。怎么样,买助听器这些容易踩雷事项,大家都学废了吗?
下一篇:戴上助听器到底能听多远?